「儲油霧化器」的圖片搜尋結果

問題一:RTA是什麼?怎麼區分?

新手常被一些所謂的“專業名詞”擾亂視線,RDA、RTA、RDTA似乎看著都是同一樣東西。如果有了解過電子煙發展歷程的朋友應該能輕易辨別出來。


首先繼續講些冷知識:RDA、RTA、RDTA等名字的最後一字母都為A,A指的是Atomizer(霧化器)。而第一個字母總會是R,R指的是Rebuildable(可重建),也就是說R開頭A結尾的霧化器“專業名詞”指的就是可重建的霧化器,因此當見到這兩個字母英文組合霧化器類型便可以排除成品霧化器了。


其中的區別在於中間組合的一個字母“D”或“T”,D指的是Dripping(滴油),T指的是Tank(儲油倉),那麼可以輕易的區分RDA就是滴油霧化器,RTA就是儲油霧化器,而新型的結構RDTA卻單獨指既可以開蓋直接滴油(D)並且具有儲油倉(T)的霧化器,而今天要講述的主角是RTA儲油霧化器。

相關圖片

問題二:這支RTA的口感怎麼樣?

RTA口感這個問題卻已經深深地紮根於每一個接觸電子煙的朋友心裡,以下就單憑一些個人主觀的論點來談談關於“口感”的理解。


說到口感RTA,難免會聯想起KayFun系列,這是最正常不過。剛開始戒掉傳統香煙的人一般都會非常著迷KFLP比較緊的吸阻以及線性集中的煙霧口感。如果單單從KayFun系列的演變並不難發現,這種口吸型的口感慢慢開始轉變,從KF5可以看到花式絲的支持以及肺吸的口感主導。隨著發熱絲的種類開始逐漸增加,電子煙口感發展的大潮流開始發生改變。


而所謂的口感是什麼?一個霧化器的煙霧溫度、吸阻感受、吸嘴及嘴唇的吸允感,甚至一個霧化器對煙油的味道還原能力等也都歸納到口感的範疇中。


如果在請教身邊朋友的時候不妨可以直接拋出幾個標籤引導朋友為你舉薦設備,例如“煙霧較暖”、“吸阻適中”等等,可以直接由這些標籤屬性尋找到相關結構設計的RTA 。假如直接拋出“我需要口感好的RTA”,這樣會讓為你舉薦的朋友感到尷尬,畢竟每一個人對口感的標準要求不一樣。

「RTA選雙發」的圖片搜尋結果

問題三:RTA選雙發還是選單發?

如果是新手上路,單發會是一個很好的入門選擇。但請不要懷疑單發的造霧能力,在過去的2016下半年,各式各樣的單發RTA已經開始慢慢往支持花式線圈的設計靠攏,單發的花式使用在造霧能力上媲美口感RDA之餘,還擁有更簡便的重建操作。


除了操作上的便利以外,對於“漏油”的尷尬也必須關注。隨著RTA的結構演變,棉花的重建操作已經越來越簡單可靠,像最近類似MAGE GTA、CP RTA這一類的結構,對新手操作有更好的支持性,不容易漏油。因此在購入RTA之前,可以先參考電極台的重建結構,先預想重建的難度是否能駕馭以及棉花的操作是否簡單可靠。

「RTA的導油速度」的圖片搜尋結果

問題四:煙油的VG調配是否會影響RTA的導油速度?

RTA的結構設計決定了它在使用煙油時是否會受到導油速度的影響。也比如說大家都熟悉的KFLP等導油孔偏小的RTA,使用傳統50%VG的煙油體驗優良,但一旦換成80%VG的煙油就可能造成導油不暢而影響體驗甚至糊芯子,這就是煙油由於VG比例導致液態粘稠度變化從而對RTA導油速度產生的影響。


導油孔的尺寸有多大,在一般情況下決定了一款RTA的導油速度有多快,當然這前提在棉花製作不存在問題的情況下而言。大口徑大煙霧類別的RTA一般導油速度都比較快,可以任意選擇煙油,當然有一些80%VG或者MAX VG的高粘稠度煙油也會存在導油速度影響。那麼反過來可以這麼理解:如果有自己日常抽習慣的煙油,可以留意一下VG比例,這可能會成為你選擇哪一款RTA的根據。

「TA儲油量」的圖片搜尋結果問題五:RTA應該具備多少儲油量才足夠?

如果在口吸式RTA的儲油倉尺寸設計上,儲油量或許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假如在當今的大煙霧RTA上,各式花式線圈以及雙發低阻的高消耗使用下,即便像上圖擁有6ML儲油量的MOBULA(魔鬼魚)RTA,並不足以支持半天的使用。


有多大的煙霧就會消耗多少的煙油,在大煙霧的RTA選購中,並不需要介懷它的儲油空間到底有多大,反而可以在選購過程中關注RTA的注油設計。頂部注油已經成為了現時的RTA設計標配,並且一款注油設計可靠的RTA產品,可以保證RTA續航的問題,還能給你一個嬌小袖珍的RTA外觀。

「各式進氣設計的RTA」的圖片搜尋結果


問題六:各式進氣設計的RTA有什麼區別?

不單單只有RDA有多樣的進氣設計,具有極其便利的RTA同樣也與時俱進。一般常見的當然為底部進氣設計,也比較廣泛地應用於大多數RTA產品之中。底部進氣的RTA吸阻較為順暢,進氣行程段,在某程度上說可以是選擇的第一個參考。


作為新手而言,當然擔心因為棉花製作不當而導致的漏油煩惱,顯然擁有眾多優點的底部進氣設計也成為了這種尷尬現象的反面教材。因此市場上陸陸續續出現了一些以頂部進氣設計的RTA產品,這種進氣形式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漏油的尷尬。

1、底部進氣:吸阻最舒適,該類別可選產品比較多;

2、頂部進氣:進氣行程長,吸阻略遜色於底部進氣設計,可選產品相對較少,但可以最有效防止因為新手操作而導致的漏油尷尬。


其實RTA還有一種側方進氣的的類型,但這類型的產品並不常見,在這裡也不進行展開討論,比如說UD的BELLUS RTA。還是那句老話,每一款進氣設計也利弊,關鍵看取捨。

「camera lens」的圖片搜尋結果

問題七:RTA與主機的搭配?

1.主機功率:

每一款主機的功率是有上限的,而RTA的線圈參數雖然可以由自己手動改變,但每一款RTA都會有一個合理的發熱線圈參數範圍,這個範圍決定了一款RTA的完美髮揮。假如說你手上只擁有一台60W的單電主機,比如說要使用上圖的PETRI RTA……


如果按照常規的24G/2.5/6圈雙發,電阻0.2X的情況下大概需要45W左右功率。但如果強行使用28G的雙發去迎合主機的輸出上限水平,這支PETRI RTA的口感表現可能就會顯得空蕩與不合理。


因此,如果主機輸出有一定限制的朋友,選擇RTA的時候最好能先了解該款RTA的線圈常規參數要求的輸出範圍是否適合手上的設備,避免長期高負載的輸出使用下影響了持航性。


2.霧化器直徑:

RTA當今比較常見的幾款直徑為22MM、24MM、25MM,這些直徑在搭配主機的時候會出現一些細微的影響。在選購RTA的時候若然對顏值有相當強逼症的要求,請注意所選的RTA直徑是否能完美匹配主機,不出現“頭大腳小”或者“露邊”。也有一種情況比較嚴重的是類似ISTICK PICO這一類的主機結構限制,它只能裝配22MM或者更小直徑的RTA。

「電極台結構 電子菸」的圖片搜尋結果

問題八:電極台結構的影響?

單發結構雖然為對新手的首選建議,但實際上你還會不斷地了解並查看雙發結構的RTA並很迫切地想再購入一款。如果在雙發結構的RTA而言,由於電極台的設計問題會直接導致製作線圈以及棉花的難度高低,假如經驗還不是太足夠的情況下,新手盡量選擇雙柱四孔的電極台會比較容易上手,比如說MERLIN MINI RTA、MAGE RTA、SAPOR RTA等等這種雙發電極台,可以實現線圈獨立鎖死,相互不受影響……


由於電極台的設計問題,線圈的位置以及進氣的形式都會受到影響,因此RTA​​在製作難度上也會相對地出現新手級別,玩家級別的產品,在入門期間留意的問題,只需要關註一款RTA的電極台設計到底製作線圈、棉花製作難度高與低,是否符合當前自己的要求即可。

「RTA線圈參數」的圖片搜尋結果

問題九:怎樣確定一組自己的RTA線圈參數?

進氣量與霧化倉空間很大程度的決定了一款RTA產品到底應該需要使用什麼樣的線圈參數。一般的22MM直徑RTA,尤其在時下流行的大煙霧定位產品,在大多數情況下很多朋友會選用24G的線徑進行製作2.5或者3.0圈徑的線圈,常規的6-8圈可以應用於大多數情況。


然而在24MM直徑的RTA中,因為霧化倉空間的尺寸增大,很多時候會使用22G的線徑或者克萊普頓線圈來帶出煙霧飽和感,尤其在使用克萊普頓線圈的時候,請務必注意RTA的進氣量是否能滿足線圈的降溫,假如盲目地加大線徑或者使用花式線圈在RTA進氣降溫不良好支持的情況下,煙油的味道將會被過高的溫度而沖淡,並且煙霧過熱。


舉個例子,小梅林RTA假如在進氣關閉50%的情況下,使用24G雙發會感覺輕微空蕩,但換成22G雙發則不存在這種情況,這就是煙霧瞬間飽和量對吸阻以及口感的影響,多嘗試數據,會有不同的樂趣……

「RTA產品」的圖片搜尋結果RTA雖然在實際的使用上,對於菸油味道的演繹濃度以及煙霧飽和度與RDA存在體驗差別,但作為擁有儲油量的RTA產品,它們具有相當客觀的便攜性與便利性。


而在結構設計日新月異的今天,大煙霧已經不再只是RDA的專屬,在相互的朋友交流中常常會說一個男性笑話,RDA像是情人,你會非常享受跟她在一起的時光;而RTA更像是妻子,居家過日子平穩、妥當……上文的一些論點可能帶有主觀色彩,也不能作準,各位需要自行判斷可行性。希望以上整理的九個問題能為你選購RTA的時候提供直觀的參考價值,謝謝觀看!


新手怎樣選擇RDA?8個滴油霧化器常見問題解析
...
12款滴油霧化器盤點
...